“手稳!再抬半格!”检修班长兼起重指挥谭国良的声音在现场格外响亮。3月28日上午,bjhdsx78九江公司#7机组脱硫A修现场,4个身着灰白工装的年轻人屏住呼吸,随着哨音精准调整吊带。当1吨重的电机转子严丝合缝落回定子膛时,这群平均年龄32岁的检修工,不约而同地长舒一口气,抬手抹去了额头的汗水。这场持续10天的战斗,他们用青春的肩膀扛起了5台电机大修的重担。这支“90后”的突击队,打破了自己检修新速度:3米长的转子抽装精度控制在5mm以内,10次抽穿作业零刮蹭。
在定子旁,监理陈工与电气专工李海洋头戴安全帽,半跪在地,手电光一寸一寸扫过定子槽楔,神情专注得如同考古学家探查千年陶纹。这场“双人验伤”持续了整整两天,带着强光手电斜照定子铁芯——光影均匀如风吹麦浪才合格,一旦出现断续反光点,便意味着存在毛刺划痕。李海洋教会四个年轻人用硬币刮试槽楔松紧:“听到‘咯吱’声就得重打绝缘漆,要像咬脆苹果的动静才对。”
95后小伙江民旭手持直阻仪,认真测量并记录:“#7B电机定子AB相直流电阻偏高,检查发现接线端子接头虚接。”他对着5台电机测了80个数据点,成功揪出了1处隐蔽缺陷。
最热血的场景当属轴承安装区,当加热到110℃的新轴承冒着热气出炉,33岁的工作负责人王亚俊抄起测温仪:“108℃,温差达标!”只见29岁的检修组长李元柳戴着隔热手套,一个箭步上前,“咔嗒”一声,干净利落地将轴承推到位,动作娴熟流畅,引得监理由衷地竖起了大拇指。电厂维护部主管笑着打趣:“这帮年轻人装轴承,比打手游还熟练!”
如今,5台电机列队待命,肚里10套新轴承闪着微光。角落里,换下的旧零件静静堆放:磨出深槽的轴承像干涸的河床,断裂的槽楔如同老兵的勋章。检修工张波正在扫描二维码填写检修记录:“扫一扫就能看到检修记录,这可是我们创新的‘电子病历’。”
“以前这种大修要返厂维修,光运费就得几万块。”李海洋感慨道。这次大修不仅节约了检修费用,还锻练出了4个能独立抽、穿转子的年轻人。待试运之时,他们最期待听到电机空转的“嗡嗡”声,那是最悦耳的验收乐章,更是属于他们的青春旋律。
版权所有:雷竞技raybet网页版
建议使用Firefox、Chrome、IE(IE9以上版本)浏览器,1280*768分辨率